网站首页技术中心 > COD氨氮总磷水质检测仪的校准流程与周期规范
产品中心

Product center

COD氨氮总磷水质检测仪的校准流程与周期规范

更新时间:2025-07-25 点击量:22
  COD氨氮总磷水质检测仪的校准是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的核心环节,需遵循标准化流程与周期规范,确保多参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。​
 
 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决定校准质量。需准备三级水(电导率≤0.1μS/cm)、经认证的标准溶液(COD浓度50-1000mg/L,氨氮0.5-50mg/L,总磷0.1-20mg/L),以及配套的比色管、移液枪(精度±1%)等工具。校准环境需满足:温度20-25℃(波动≤±1℃),相对湿度45%-65%,避免强光直射与电磁干扰。开机预热30分钟,待仪器光学系统稳定后,用无尘布擦拭比色皿外壁,确保无指纹或划痕影响光透过率。​
 
  分参数校准流程各有侧重。COD校准采用重铬酸钾法标准溶液:分别取0、50、200、500mg/L的标准液各2mL,加入专用消解液,在165℃下消解20分钟,冷却后依次放入检测通道,仪器自动绘制标准曲线,要求相关系数R²≥0.999。氨氮校准使用纳氏试剂法:将0、1、10、50mg/L的标准液按试剂说明书添加显色剂,静置10分钟后检测,校准偏差需≤±5%。总磷校准需先进行过硫酸钾消解:取0、0.5、5、20mg/L的标准液经120℃高压消解30分钟,冷却后显色检测,确保低浓度点(0.5mg/L)误差≤±10%。​
 
  校准周期需按参数与使用频率动态调整。日常校准:每次检测前用中间浓度标准液(如COD200mg/L)进行单点核查,偏差超过±10%时需重新校准。定期校准:COD模块每3个月校准一次,氨氮模块因试剂稳定性影响每2个月校准一次,总磷模块因涉及消解环节每月校准一次。当仪器维修光学部件、更换光源或长期停用(超过1个月)后,必须进行全参数重新校准,并记录校准曲线参数与偏差值。​
 
  特殊情况的校准规范不可忽视。检测高浓度样品(如COD>1000mg/L)后,需用标准溶液核查,防止残留污染影响后续检测。若连续三次单点核查超差,应更换比色皿或清洗检测通道,排除硬件故障后重新校准。校准记录需包含:校准日期、标准溶液批号、各点吸光度、曲线方程、操作人员等信息,存档保存至少3年,以备监管部门核查。​

 


 
  校准后的验证是较后把关环节。用未知浓度的质控样进行检测,COD、氨氮、总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需分别控制在≤±8%、±5%、±10%以内。通过建立校准周期提醒机制,在仪器软件中设置倒计时功能,提前7天提示下次校准时间,确保校准工作不脱节。规范的校准流程与周期管理,能使检测仪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的检测性能,为水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提供坚实保障。​